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016YFC04014-08) ; 河湖水系生态连通规划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150103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1409269)
{{custom_fund}}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1]陈利群,王亮.北方典型缺水大城市供水系统演变研究[J].给水排水,2012(12):119-124.
[2]张杰,李冬.城市水系统健康循环理论与方略[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42 (6) : 849-854.
[3]荆平.城市水资源的循环经济利用模式及问题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5(7):223-227.
[4]陆静超, 赫然. 我国发展城市水资源循环经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16(3):102-106.
[5]李喜林,刘玲,李强,等.北方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利用分析与实验[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9):1242-1245.
[6]胥卫平,司训练,李括.缺水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及补偿机制未来研究方向探讨[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4):90-93.
[7]阮本清, 刘婴.流域水资源管理[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8]张岳.中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M] .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9]陈吉宁.可持续的城市水环境建设策略[N] .中国环境报,2003.
[10] Zheng CM, Liu J, Cao GL, et al. Can China cope with its water crisis? – perspectives from the North China Plain [J]. Ground water, 2010,48(3): 350-354.
[11]费宇红, 苗晋祥, 张兆吉,等. 华北平原地下水降落漏斗演变及主导因素分析[J]. 资源科学,2009,31(3):394-399.
[12]张建云,贺瑞敏,齐晶,等. 关于中国北方水资源问题的再认识[J].水科学进展,2013,24(3):303-310.
[13]夏军,刘孟雨,贾绍凤,等.华北地区水资源及水安全问题的思考与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 (5):550-560.
[14]刘昌明,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5]王强,刘静玲,杨志峰.白洋淀湿地不同时空水生植物生态需水规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8,28(7):1447-1454.
[16]李伯牙,宋斌.北京水资源短缺严重[EB/OL].[2012-09-30].
[17]马中佳.中国用水结构与节水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