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压管道中固结黏性泥沙起动试验的结果虽然能在明渠中推广,但在实际的压力管流和明渠流中,影响黏性泥沙起动的因素却不同。为更深入地研究黏性泥沙在明渠与管道中起动的异同,探究压力管道及水深因素对黏性泥沙起动的影响,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出发推导出了黏性泥沙起动底部作用流速起动公式,但泥沙起动时底部流速较难测得,一般在实际生产和研究中用断面平均流速或起动切应力作为研究指标。将有压管道和明渠流的流速分布引入,确定了两种情况下起动作用流速与断面平均流速之间的关系,推导出起动流速公式与起动切应力公式,对公式拟合验证后得出结论:有压管道中,在泥沙淤积固结初期,黏结力对黏性泥沙的起动影响不显著,阻碍黏性泥沙起动的主要因素为管道压力,在后期,黏性泥沙黏结力增强,对其起动的影响增大。在明渠中大水深条件下,相对水深变化小,其不是影响黏性泥沙起动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明渠水槽试验中,相对水深对黏性泥沙起动的影响表现较为显著。在明渠中,水深的增大改变了微团所受薄膜水附加压力,起动流速和起动切应力随水深的增大而增大。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旱涝急转发生机理与减灾方法研究”
{{custom_fund}}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钱 宁,万兆惠.泥沙运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谈广鸣,舒彩文,陈一鸣.黏性泥沙淤积固结特性[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
[3] 甘 甜,谈广鸣. 压力管道与明渠中固结黏性泥沙起动对比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9).
[4] 黎青松.大水深下细颗粒泥沙淤积物的起动规律和分形结构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1997.
[5] 李贞儒,陈媛儿,赵 云.作用于床面球体的推力及举力试验研究[C]//第二次河流泥沙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
[6] 赵 昕.水力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7] 万兆惠,宋天成,何青.水压力对细颗粒泥沙起动流速影响的试验研究[J].泥沙研究.1990(4):62-69.
[8] 窦国仁.再论泥沙起动流速[J].泥沙研究,1999(6):1-8.
[9] 张瑞瑾,谢鉴衡.河流泥沙动力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10] 杨美卿.淤泥的起动公式[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96,11(1):58-64.
[11] 严 军,王二平,孙东坡,董志慧.矩形断面明渠流速分布特性的试验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05:59-64.
[12] 刘春晶,李丹勋,王兴奎.明渠均匀流的摩阻流速及流速分布[J].水利学报,2005,08:950-955.
[13] 唐存本.泥沙起动规律[J].水利学报,1963(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