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平原区农村水利问题与对策研究

肖晨光, 袁先江, 张虎

PDF(487 KB)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2021 ›› (6) : 98-101.
农田水利

淮北平原区农村水利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信息 +

Research on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Huaibei Plain Area: A Case Study of Yingquan District in Fuyang City

Author information +
稿件信息 +

摘要

淮北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农村水利建设任务繁重。研究以位于安徽淮北平原的阜阳市颍泉区葛桥村和宋湾村为研究对象,从农村饮水、农业节水、农村水系治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走访了“农村水利关键人”,驻点调研了农户。针对淮北平原区存在的农村供水规模不足、地下水位下降、包干制水费收缴模式不利于饮水工程长效运行;节水灌溉工程个体农户参与程度低、省工不省水;农村水污染仍然存在等问题,提出了提升农村供水能力、调整水费收取模式、寻找可替代地表水源、发展规模化种植、推行农业水价改革和节水补偿、增强水系连通性等建议。

Abstract

Huaibei plain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mercial grain production bases in China, with broa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strong demand for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takes Geqiao Village and Songwan Village, Yingquan District,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and conducts the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and rural water system management. “Key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ersonnel” and households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loc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water supply scale of rural residents in Huaibei Plains is insufficient; the water table is low; the collection mode of water fe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long-term operation of the water supply project; the participation degree of individual farmers i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project is low; water-saving devices save labour but not water. Some sugges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regional water supply capacity, adjusting water charge mode, finding alternative surface water source, developing large-scale planting, carrying out agricultural water price reform and water-saving compensation, and increasing water system connectivity,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淮北平原 / 农村饮水 / 农业节水 / 农村水系治理 / 驻村调研

Key words

Huaibei Plains / rural drinking water / water conservation in agriculture / rural water system management / survey in villages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8306)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肖晨光 , 袁先江 , 张虎. 淮北平原区农村水利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6): 98-101
Chen-guang XIAO , Xian-jiang YUAN , Hu ZHANG. Research on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Huaibei Plain Area: A Case Study of Yingquan District in Fuyang City[J].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 2021(6): 98-101

0 引 言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乡村全面振兴1。农村水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基础2,农村饮水工程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农业节水工程保障农业生产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水系治理保障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淮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农村水利建设任务繁重。2020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重要关键之年,对乡村振兴中的农村水利工作情况进行调研非常必要。可以进一步了解农村水利工作的现状、问题和短板,分析农村水利工作“需要做什么、能够做什么、怎样能做好”,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要求,结合“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思路研究,对下一步做好乡村振兴中的水利工作提出思路和建议。
本研究以位于淮北平原区的阜阳市颍泉区葛桥村和宋湾村为对象,从农村饮水、农业节水、农村水系治理3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走访了10位“农村水利关键人”,驻点调研了24户农户。以期探究淮北平原区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水利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推进淮北平原区乡村振兴提供水利支撑。

1 研究区概况

淮北平原指安徽省淮河干流以北的平原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南侧。耕地面积约214 万hm2。平均年降水量较为丰富,在850 mm左右,但每公顷水资源拥有量仅为3 824 m3,不足安徽省的1/4,且自然降水的70%以上集中在夏季,易形成局地内涝。丰水年与枯水年降水差异较大,遇枯水年干旱缺水。因此,淮北平原旱地农业属易涝易旱地区。
阜阳市颍泉区地处安徽省西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总面积648 km2,截至201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4.2 万人,常住人口62.2 万人,生产总值165 亿元。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状况、农作物类型、农村居民生活和用水习惯等符合典型的淮北平原区特征,故选其为研究区域进行调研3。调研组在颍泉区选取了葛桥村和宋湾村两个以农业种植为主的行政村进行驻点调研。
葛桥村位于颍泉区闻集镇,村域面积3.5 km2,海拔高度31 m,年降雨量889.1 mm。全村下辖15个自然村,常住人口5 939 人,人均纯收入为12 070 元/a。耕地面积349 hm2,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薄壳山核桃等作物。村境内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包括:沟渠27条、机井43眼、桥涵69座、水塘20口、泵站1座。
宋湾村位于颍泉区行流镇,村域面积4.02 km2,海拔高度30 m,年降雨量889.1 mm。全村下辖9个自然村。常住人口 6 021 人,人均纯收入为12 007 元/a。耕地面积402 hm2,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包菜等作物。村境内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包括:机井141眼、桥涵106座、水塘5口、大中沟21条、水闸2座。

2 调研情况

调研组于2020年5月赴颍泉区进行驻村调研,共驻点调研农户24户,其中葛桥村11户,宋湾村13户。农户类型包括种粮大户或农业企业主5户,普通农户19户。主要了解了村民家庭成员组成、收入来源、外出务工情况、自来水水质情况、水费收缴情况、是否有自备水源、用水方式以及农田种植灌溉、农村水系环境等情况。同时详细了解了农户对农村饮水、农业节水、农村水系治理等水利问题的意见与建议。调研组重点围绕各区域现状、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做好农村水利工作,更好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分别走访了颍泉区基层农村水利工作的具体负责者、直接参与者和管理者,这些“农村水利关键人”包括区水务局局长、两镇镇长、两村支部书记、镇水利站站长、水厂厂长、驻村扶贫干部等10位,调研组听取了他们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并收集了相关水利工程和运行管理的技术资料。
两村饮水情况为:葛桥村由闻集水厂供水,该水厂于2018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以地下水为水源,设计供水规模为1 200 m3/d,实际供水规模超过2 000 m3/d。宋湾村由宋湾水厂供水,水厂于2014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以地下水为水源,设计供水规模1 800 m3/d,实际供水规模超过2 800 m3/d。两村已实现全村供水到户,自来水水质较好。
两村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较为完备,政府帮助种植大户建设了滴灌、半固定式喷灌等不同的灌溉工程,方便其进行规模化、水肥一体化种植。对于分散种植农民所有土地,灌溉工程也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总体上实现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两村经过近年来的治理,区域内的大中小沟基本已全部得到清淤治理,农民人居环境有所提升。结合水系治理成果和当地古建筑,两村正谋划建设乡村特色旅游,以进一步提高当地村民收入。相关数据、信息见表1所示。
表1 葛桥村、宋湾村农村水利工作调查表

Tab.1 Questionnaire of rural water conservancy in Geqiao Village and Songwan Village

水利工作 指标 葛桥村 宋湾村
农村饮水 农饮工程规模/(m3·d-1 1 200 1 800
农饮工程覆盖人口/人 16 814 25 728
水厂年营收/万元 3 1
村民自来水使用率 100 100
自备水源率(井水)/% 0 54
自来水满意率/% 73 77
农业节水 节水灌溉规模/hm2 349 402
节水灌溉类型 喷灌、微灌 喷灌、微灌
工程处数/处 16 15
工程管理主体 种粮大户、村集体 农村企业、村集体
工程管理模式 合作社+专管人员 合作社+专管人员
年灌溉次数/次 15 40
散户灌溉率/% 0 0
节水灌溉增产效益/万元 426.02 595.02
水系治理 主要水系长度/km 7.73 9.94
水环境满意率/% 82 85

3 问题分析

3.1 农村饮水方面

从调研的两个村情况看,农村饮水工程实施后,自来水入户,无论是在用水方便程度还是水质上都明显好于群众自备水井的水,群众很欢迎。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水厂设计规模与供水能力不足,导致居民用水满意度有待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基本能满足现状日常用水需要,但从乡村振兴的角度看还需进一步提升。在驻村农户调研中发现,村民反映用水高峰期时自来水水压不足、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供不上水、夜间停水等问题,特别是在节假日外出打工人员回村,用水量增多,供水不足问题更加突出。所以群众的自来水满意度都在80%以下。此外葛桥村已被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用水量将进一步增加。通过对水厂调研发现,水厂已经超设计供水规模供水,如宋湾水厂设计水源为两口深井加一口备用井,设计供水规模1 800 m3/d,如今常年启用3口井,按2 800 m3/d的规模供水,导致水压不足、夜间需停水停机散热等问题。
(2)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急需寻找地表水源替代。在安徽淮北平原区,多采用的是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在调研期间,群众均反映井水位下降、沟中无水的现象,有些以前可以打上水的机井,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水泵现有功率已经无法完成提水。据查,包括颍泉区在内,阜阳供水公司在城区有48眼水源井,井的平均静水位离地面深度2007年为53 m、2016年为69 m,十年连续下降16 m,平均每年下降1.6 m。由于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4。所以寻找可替代的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3)供水水费定价及收费机制不合理,导致水资源浪费。调研中发现,为了方便管理和实际操作,两村水厂皆以100 元/a的包干价格向农户收取水费,农户节水意识不够,有的甚至用自来水浇菜地。过度用水现象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厂超负荷运行、供水末端水压不足等问题。饮用水包干制水费收缴模式不利于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

3.2 农业节水方面

从调研的两个村情况看,农村灌溉设施已经较为齐全,灌溉有井、有电、有机械、有应急设备,农民灌溉有保障,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节水灌溉工程个体农户参与程度低,灌溉意愿弱。节水灌溉工程种粮大户的使用率比较高,个体农户的使用率比较低。调研中发现土地流转大户对政府投资的节水灌溉设施表现出欢迎,有的还自筹资金进行一部分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后期的使用和养护也较为良好,这得益于这些设施所带来的农产品增产、用工节省以及利润的提高。而农村个体农户对节水灌溉设施的使用率较低,如调研时发现宋湾村个体农户农田中的一口机井,从2017年建成至今3年时间,水表显示只用了6 m3水。由于土地规模较小、所种植的小麦等粮食作物附加值低、打工收入比农业种植收入高等原因,农民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较小,田间作物灌溉增收对其生活影响不大,同时田间灌溉费工、费力,还不及外出打工一天的收入,再加上淮北平原区域的气候特点,农户有“等雨”的思想,使得农户的灌溉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农户从不灌溉,就更谈不上节水灌溉了。正如葛桥村一种粮大户所言“千言万语还是经济账”。
(2)部分节水灌溉工程用水总量控制没有严格落实,导致灌溉水资源浪费。节水灌溉工程是从节约水资源的角度出发实施的工程措施,同时能起到省工、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的效果。在调研中发现,有些蔬菜种植大户通过政府建设好的节水设施实行事实上的“大水漫灌”,只考虑企业收益,对水资源节约没有概念。根源还是灌溉用水不收费,导致有些节水工程并没有起到节水的作用。

3.3 水系治理方面

农村水环境污染仍然存在问题。调研中发现,农户对农村水系治理相对比较满意,这主要得益于颍泉区近年通过农田水利等工程项目,已经对农村水系进行过了一轮整治,并且随着河长制、环境督查等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农村水系环境有了整体提升5。但也存在这一些问题,如群众反映因地下水位下降、干旱缺水等问题,很多河沟中常年无水;村中水系之间连通性差,没有形成活水;少数群众对养殖业污染水环境等现象有所抱怨。农村水环境需继续加强。

4 对策建议

4.1 农村饮水

饮水安全是农村居民最为关心的水利问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仍是下一步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不仅要做到“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并重,还要做到“建得好”与“管得优”同步6。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1)针对农村水厂设计规模与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议采取增加备用水源、提升供水能力、更换智能水表、加大节水宣传等措施,从供水和节水两个方面增强区域供水能力,解决农村用水高峰供水不足等问题,提高供水保障率、提升农村用水户满意度7
(2)针对供水水费定价及收费机制不合理的问题,建议调整水费收取模式,大力推行“基本水费+计量水费”的“两部制”水费收取方式,按表按量收取水费。遵循“补偿成本、保本微利、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酌情调整水费价格,以经济为杠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良性运行。加大“两部制”水价的宣传。在水厂盈利的同时提升水厂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8
(3)针对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的问题,建议寻找可替代的地表水源,使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以解决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水位下降问题。建设区域性规模化地表水厂供水,并逐步向城乡一体化供水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县域为单元,从水源-净水厂-分水站-管网,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同时通过规模化效益,推进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水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4

4.2 农业节水

农业发展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部分,本次调研中,葛桥村与宋湾村都已做到节水灌溉全覆盖,节水灌溉项目确实发挥着显著效益。针对节水灌溉工程个体农户参与程度低、部分工程省工不省水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适度加大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经营,发展规模化种植。调研组听取镇村基层干部意见后认为,节水灌溉工程可以适当向种粮大户倾斜,使得投入的资金设备得以充分利用,在使用中也保证设施维护良好。同时也要警惕存在的骗取政府资金以及农产品加工带来的污染等问题,给予种粮大户政策优惠的同时明确其应承担的义务,赚取合理利润的同时带动周边群众的共同发展。
(2)优化种植结构。相比种植大户,普通农民灌溉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与带来的增收效益不成比例。优化种植结构,以高效经济作物代替普通农作物,增加农民的种植效益,可间接提高农民抗旱灌溉的积极性。
(3)大力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改农业灌溉按亩收费为计量收费;对于农业用水大户,将农业用水总量指标分配到用水户,节约用水有奖,超额用水加价;明晰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责任,提升管护水平和供水效率,以达到节水目的9
(4)探索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尝试采用政府投资补贴、公共支出补贴、金融政策补贴、水权交易补偿等方式补助节水行为,培养农民节水意识,提升农民节水意愿10

4.3 水系治理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水环境的好坏,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村集体、村民对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治理有着很高的积极性。根据调研发现的农村水环境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清淤疏浚沟塘。对村庄内淤积严重的沟塘进行清淤疏浚,同时做好安全警示防护11,做好安全责任划分。
(2)连通村庄水系。增加村内和村与村之间的水系连通性,使得水流沟通顺畅,水量充沛时可以流水绕村,水量不足时可以互通互济 12
(3)沟口建闸蓄水。对于长期干枯无水的大沟,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排涝安全的前提下,探索采取沟口建闸等措施蓄水,把水留住,改善水环境。
(4)减少水体污染。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缔严重污染水系的产业和养殖方式,避免水系污染。
(5)增强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村民水系保护意识,让村民积极参与到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过程。
(6)加强水系管理。增加河湖等水系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更好地保护水环境。
(7)发展水乡旅游。以“河流+村庄”为单元,打造“水美乡村”,推进乡村观光旅游业发展1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愿景。

5 结 论

本研究以安徽淮北平原区的阜阳市颍泉区葛桥村和宋湾村为对象,从农村饮水、农业节水、农村水系治理3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采取重点走访、驻点调研的方式,研究淮北平原区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水问题,包括:①农村居民供水规模不足、地下水位下降、包干制水费收缴模式不利于饮水工程长效运行;②节水灌溉工程个体农户参与程度低、省工不省水;③农村水环境污染等问题。
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①增加区域供水能力、调整水费收取模式、寻找可替代地表水源;②发展规模化种植、优化种植结构、推行农业水价改革和节水补偿、加强灌溉工程管理;③探索河沟蓄水措施、增加水系连通、进行污水处理、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等。

参考文献

1
吴强,刘汗. 水利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五大着力点[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9):199-201.
2
秦田兵. 资阳市雁江区水利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水利2019(13):48-50.
3
张肖. 如何破解阜阳城市发展的水利之忧[J]. 中国水利2017(17):42-44.
4
陈菁,吴双,胡阳, 等. 苏北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管理模式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1):11-14.
5
李原园,杨晓茹,黄火键,等.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思路与对策研究[J]. 中国水利2019(9):29-32.
6
张肖. 安徽省“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的思考[J]. 中国水利2019(21):38-39.
7
时元智,张学明,施海祥,等. 云南省农村供水管理模式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5):211-214.
8
陈丹,张建,褚琳琳,等. 县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探讨:以洪泽区为例[J]. 人民珠江201940(3):133-140.
9
杨晶.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下农业水资源节水激励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2020(7):12-14.
10
代小平,陈菁,褚琳琳,等. 农业水权转让补偿额综合测算方法研究[J]. 节水灌溉2010(10):66-71.
11
夏继红,伊紫函,张震宇,等. 农村水利标识系统的结构体系及规范化[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10):40-43.
12
CHEN J XIAO CG CHEN D. Connectivity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of a river-lake system in east China based on graph theory[J].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2018:1-12.
13
XIAO CG CHEN J CEHN D, et al. Effects of river sinuosity on the self-purification capacity of the Shiwuli River, China[J]. Water Supply201919(4):1 152-1 159.
PDF(487 KB)

访问

引用

详细情况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