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07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1-15
      
    • 全选
      | 显示方式:
    综述
  • 马承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4. 
    收藏
    山东省启动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力争3年左右让全省80%以上的村庄用上安全的自来水.为确保本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运作思路,把规模化发展放在首位,对保证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工程建设实现了以单村供水工程为主向以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为主的转变.
  • 楚文海1 苏维词2,3 鄢贵权2 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5-7. 
    收藏
    贵州岩溶地貌发育,山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条件差、水平低,发展可持续农业既是贵州特殊农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兴黔富农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贵州岩溶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束缚着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进行了分析,归纳为:地形的复杂性、地质环境的特殊性、降水的不均匀性和人为因素等4个方面。从土地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和自然灾害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该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 郑瑞强,毛春梅,李德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8-10. 
    收藏
    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四大职能之一。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渊源入手,在区分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基础上,基础性的对水行政部门公共服务范畴进行了界定,归纳了现实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并从实践和学理两个角度针对问题进行对策性分析。
  • 褚俊英1,2 王浩1 秦大庸1 王建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1-15. 
    收藏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我国水问题根本而有效的战略举措。基于对当前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的文献和社会调研,本文首先提炼了我国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已取得的基本经验。其次,本文深入挖掘了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结合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需求,本文进一步指出了我国未来一个时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点方向。
  • 节水灌溉
  • 苏春宏1,2,陈亚新1,张富仓3,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6-21. 
    收藏
    对ET0计算公式设定条件和重要影响因子的实验率定研究:揭示了Penman-Motheith(PM)等公式定义中叶面冠层阻力、反射率及Angstrom公式中的a、b值不是定值,而是一个随作物生长变值,并建议将变化的叶面冠层阻力、反射率及季节a、b值代入计算公式,可得到更加切合实际的ET0值;鉴于参考作物有两种:牧草和紫花苜蓿,不同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公式对应着不同的参考作物,求得两种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转换系数Kr可进行不同参考作物间的转换计算;揭露了参考作物(苜蓿)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及冠层顶部光合有效辐射(PARCAN)在一定程度上影响ET0值,气孔导度和物质积累等生理、生化作用也与ET0的变化过程十分相关;并对ET0标准ASCE-PM、PM、MP公式中主要气象输入因子对ET0、ETa、ETr值的潜在支配作用进行了研究。有助于ET0学科中重要问题的引领研究及精确估计。
  • 李红, 陈超, 谢福祺, 刘孟c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22-24. 
    收藏
    从研究全射流喷头水力尺寸与可靠性的关系入手,寻找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方法。提出了影响喷头工作稳定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为主射流的附壁时间及主射流的附壁力。探讨了接嘴插拔深度及其内孔直径、作用区位差S、盖板出口位差H1和H2、出口间隙C等关键水力尺寸及其相互之间配合对主射流附壁时间及主射流的附壁力的影响,进而得出对喷头可靠性的影响。最后得出要使喷头运转稳定可靠,需对喷头的水力尺寸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水力尺寸间的最佳组合。
  • 汤 跃,袁寿其,李 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25-27. 
    收藏
    针对传统喷头水量分布特性测试手段落后的问题,研究了喷头水量分布特性自动测试的关键技术,并根据水量测试原理,建立了水量信息传感器的转换模型,实现了水量信息从模拟量到数字量的一步转换。采用基于分布式总线技术的水量信息采集方案,设计了喷头水量分布特性自动测试系统,使水量分布信息和其他测试数据快速直观地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并可打印输出,提高了喷头性能测试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对新型喷头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和分析手段。
  • 佟长福1,郭克贞1,史海滨2,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28-31. 
    收藏
    对节水灌溉条件下的紫花苜蓿、饲料玉米和青贮玉米需水量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灌溉水平下3种饲草料作物的土壤水动态和需水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动态主要受降雨、灌溉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紫花苜蓿需水高峰值出现在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其需水强度最大可达9.0mm/d,阶段需水模系数最大可达41.2%;饲料玉米和青贮玉米需水高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其需水强度分别为11.40mm/d和11.3mm/d,阶段需水模系数最大可达45.2%和44.9%,成果为节水灌溉制度的制定和灌溉预报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 徐成1,陈建康1,朱钟麟2,李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32-34. 
    收藏
    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估是节水农业中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估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南方季节性缺水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节水农业工程系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其综合效益评估涉及面广、因素庞杂。鉴于此,本文在灌区节水农业纵、横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FA理论,经逻辑分层、归类,构筑出4层次、3大类、24项单因子指标的区域性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 伍德林1, 2 ,毛罕平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35-40. 
    收藏
    在温室土壤-作物-环境连续体中,作物水分损耗、吸收和水分利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温室内,作物精量灌溉必须要考虑何时灌和灌多少两个方面的问题。从冠层蒸腾速率、茎流、水势、叶温和作物水分胁迫系数、茎秆果的直径微变化、根源信号、作物生长器官的电特性及图像特征技术方面,回顾和评价了作物水分状况诊断方法中作物需水信息指标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为防止过量灌溉带来的高湿矛盾,讨论了温室湿度控制的不同策略,以指导灌溉。最后,初步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陈大春,雷晓云,马英杰,木拉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41-42. 
    收藏
    在干旱区高效用水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过程中,农业灌溉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无法用数学模型来解,而必须使用农业专家的专家知识来对其进行解答.而早期由于专家系统的不普及和开发困难等原因,致使农业灌溉专家系统应用不多.在对现行诸多专家系统进行详细了解后,决定采用CLIPS专家系统作为农业灌溉系统的支持平台.采用CLIPS组件和Visual C++语言开发出了农业灌溉专家系统,解决了农业灌溉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介绍了将CLIPS组件嵌入到Visual C++中的方法。
  • 灌区建设与管理
  • 王水献1,杜卫东2,董新光1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43-47. 
    收藏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阿瓦提灌区土壤盐渍化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属于中重度硫酸盐盐渍地,0~30cm耕作层含盐量在0.5%-4%之间,在灌区内部土壤盐分存在多次积盐和脱盐过程,耕作层第一、二主成分显著,累计贡献率高达90%,第一主成分综合反映灌区内土壤盐渍化程度,第二、第三主成分联合反映了土壤的碱性特征。
  • 任可1, 闫建忠2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48-49. 
    收藏
    马家塘灌区是一个挟持在低山丘陵之间的洼地,灌区的地表水、地下水因其水量小、矿化度高、水质差,埋藏较深,而均不能用于农田灌溉,具有土壤盐渍化的内在因素。目前灌区引用黄河水为灌溉用水,开发不当将会导致土壤次生盐化。根据灌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防范土壤盐渍化进行了分析。
  • 梅其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50-51. 
    收藏
    湖南省灌区大多兴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致使灌区效益锐减。通过对灌区现状分析,找出灌区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灌区改造前后的实际情况的变化,提出灌区改造必须调整设计水面线,并进一步提出水面线调整的原则和方法。
  • 韩小梅, 杨平富, 陈祖梅, 胡小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52-54. 
    收藏
    2005年漳河灌区全面推行两部制水价.为了摸清两部制水价执行情况,漳河灌区组成调研组,对用水户的认识和态度,有效灌溉面积的落实情况,水费收取、灌溉调度、效益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确定困难,基本水费难收取,末级渠系工程状况较差,灌溉调度难度增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点建议:①统一认识,提高推行两部制水价的积极性;②加大有效灌溉面积的核定力度;③多方筹资进行末级渠系维修配套;④扶持农民用水者协会规范运作;⑤完善两部制水价有关配套政策.
  • 水文水资源
  • 魏飒 ,任树梅tp: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55-56. 
    收藏
    通过试验研究了承德围场地区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结果表明:土壤剖面的水分扩散率在 1.0×10-2~1.6×10cm2/min变化,尤以第2层即耕作层土壤水分扩散率最大,第3层最小。扩散率与含水量符合经验公式 ,呈指数函数变化,经统计分析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容重、孔隙大小及孔隙类型及土壤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对土壤水分扩散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 王兆礼,陈晓宏,刘德地,李晓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57-61. 
    收藏
    以广东省186个降雨站点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基础数据,在分析了多年平均降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的内在关系后,提出了一种基于DEM、GIS 技术,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插值的新方法(BPNNSI)。用没有参与建模的36个验证站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BPNNSI方法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0.2%,平均相对误差为3.79%,插值结果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93,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2)从插值精度验证的五个指标(MRE 、MMRE、 MAE、C 、误差分布范围)来看,该方法由于综合考虑降雨量的多种影响因素,因而都明显的优于IDW、KRIGING方法。因而,BPNNSI不仅能够用于降雨量的空间插值,而且还可以用于生成高精度的分布图,客观细致地反映降雨随其影响因素梯度变化的地带性特征。
  • 胡安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62-64. 
    收藏
    塔里木河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其河床演变和河道整治对保护塔里木河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水沙特征分析,塔里木河年输沙量变化与年径流量的丰枯变化相应;输沙量和径流量年内高度集中,最大四个月出现月份基本一致,最大四个月的年内集中程度均大于70%。经过河床稳定性计算,上游阿拉尔站和新渠满站纵横断面不稳定,中游大坝站相对稳定。从河道冲淤变化来看,淤积量大于冲刷量,河床总体趋势为抬升;由于上中游河道断面变化频繁,洪水漫溢严重,必须进行河道整治。针对塔里木河的特点,提出了河道整治措施,分析了河道整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 李金荣1 李桂荣1 邱成2 李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65-68. 
    收藏
    通过对河流渗滤系统净化效果的分析,该系统可充分利用其净化功能对污水进行处理。文中采用室内土柱实验装置来模拟渭河渗滤系统,模拟研究了苯胺污水在渭河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净化机制,其环境行为主要为吸附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得出河流渗滤系统对苯胺污水有很大的净化作用,其净化率达到100%,同时渗滤的结果容易产生其它环境效应,例如系统pH的变化、渗透性能的变化等。
  • 杨芳丽 张小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69-71. 
    收藏
    对曲线坐标系下冷却水控制方程采用控制体积法与SIMPLE算法进行离散求解,建立了基于曲线网格的平面二维冷却水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概化连续弯曲河段冷却水运动进行了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能合理反映温排水运动规律,证明了本模型运用于实际电厂冷却水模拟的可行性。
  • 王先甲, 吴奕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72-74. 
    收藏
    我国加入WTO,将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我国现行的农业水价和农业水资源配置政策已经不能适应贸易自由化的要求。本文指出了新贸易政策下现行农业水价和农业水资源配置的弊端探讨了改革的方向;用“新经典贸易理论”和“影子价格理论”揭示了在新形势下计划配水是怎样扭曲经济,降低水资源利用率的;提出农业水市场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激励节水技术的提高、应对国际贸易政策都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由博弈论的思想给出了管理者对水市场进行宏调控的思路。
  • 廉艳萍1 傅华1 李贵宝2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75-77. 
    收藏
    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积极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区资源,发展水利旅游,具有重大生态,社会和经济意义,即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维护工程安全,改善人居环境,调整水利产业结构,稳定水利职工队伍,开拓水利筹融资渠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通过分析国内水利风景区建设情况,对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综述,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思考.
  • 农田水利建设
  • 赵 军1 张乃军2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78-78. 
  • 龙家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79-80. 
  • 王继全 向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81-83. 
    收藏
    三峡库区所在县市属山区,地势险要,以长江为最低河谷地带组成了深谷高岭相间,起伏不平的波状地貌,地势高低悬殊,地质结构复杂,造成降雨存在严重的时空分布不均,高山、半高山地区季节性缺水严重。现以秭归县为例,分析分户建池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建成后的效益,以求进一步发展和在三峡库区全面推广分户建池模式的思路。
  • 水工建筑
  • 陈明曦1 陈芳清1,2 刘德富1cr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84-87. 
    收藏
    分析了传统水工设计中岸堤(岸坡)构建的弊端、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河流的生态整治方面的思想与观点。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着重介绍了岸堤(岸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特征、生态岸堤的多种功能和景观生态学内涵;提出了在生态岸堤设计中的坚持生态优先,同时重视景观性和稳定性;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对岸堤进行分类,对生态岸堤的植物群落的构建进行分析。本文可为从而为生态岸堤的构建、河流、洪泛区的治理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 郭忠义1,鲍卫锋2,赵微3,江炜3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88-89. 
    收藏
    在概述人水和谐发展的治河理念基础上,本文分别从分类、原理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对生态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以北京市新开渠西四环-万寿路段工程为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施工工艺的关键,结果表明,使用生态砖这一新型建筑产品,不仅可以提高河道的行洪、泄洪、抗冲刷等能力,而且在生态环境方面,能够满足河道环境通量的要求,对河道治理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许明1,姚文武1,孙忠明2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90-93. 
    收藏
    通过向家坝一期围堰基础防渗子堰体的施工,详细介绍了全液压钻机潜孔锤跟管一次成孔、并回填护壁材料的成孔技术,以及振孔高喷机实施高压旋喷灌浆的施工方法,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及其解决办法等。同时介绍了防渗幕体与剌墙的连接,一期围堰基础高喷防渗幕墙与子堰体高喷防渗幕体的连接等,可供同类大型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参考。
  • 白继中1 孙西欢2 田淳2t s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94-96. 
    收藏
    由于弯道水流的复杂性,对于大中型水利工程弯道水流水力要素的确定最终还需结合水工模型试验确定。申庄水库溢洪道布置受地形条件限制,设计中泄槽设置了弯道和收缩段,下泄水流受其影响形成了不对称冲击波,两岸水深差悬殊,且影响鼻坎挑流消能。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山西省申庄水库溢洪道弯道水流为研究对象,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提出了在弯道末端布置横向挑流坎的方案,明显改善了水力条件,为工程改造设计提供了依据。
  • 周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97-98. 
    收藏
    水工钢闸门的检测已成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但目前尚无专门的规范可以遵循.根据有关的规范及工程实际检测的经验,提出了钢闸门锈蚀、变形与破损的检测方法以及锈蚀厚度测定后,闸门面板的强度计算方法.成果为水工钢闸门的检测及其强度计算提供了依据.
  • 吴秋兰1,梁勇1,张承明1,2,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99-100. 
    收藏
    针对目前雪野水库闸门控制仍然采用现场人工操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和PLC的闸门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案。首先概述了系统中应用到的一些先进技术;然后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该系统采用GPRS技术实现了现地控制层设备与中央控制层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为水库闸门的远程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 谢成鹏1 ,闫金波2,陈珺3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01-104. 
    收藏
    结合洞庭湖区毛角口滩险滩整治工程设计,合理地将船舶物理模型、定床物理模型和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等试验手段用于方案比选,对整治工程方案从改善通航条件、引起河道分流比变化、沿程水位变化、局部流态变化及整治工程对堤防安全的影响等方面作出了综合分析,为优选工程方案提供依据,并总结出了不同模型在此类工程应用上各自的特点。
  • 申明亮,尹华,陈立华,曹生荣cri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05-106. 
    收藏
    在充分利用三峡工程现有闲置施工设备,避免资源浪费的原则下,研究了摆塔式缆机在向家坝工程中应用的可能性。根据现有的摆塔式缆机实际运行的资料和施工经验,对不同机械布置方案分别进行模拟计算,从施工工期、施工强度、缆机浇筑强度及设备利用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 闫金波1,4 张小峰1,陶冶2,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07-110. 
    收藏
    将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河道水流数学模型应用于丁坝绕流计算,克服了正交网格在对不规则边界进行局部模拟时存在的一些缺陷。几种丁坝布置方案下计算所得流速分布、局部流场、水面线变化结果与水槽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精度,能应用于丁坝绕流计算。
  • 翟政东,舒仲英,李龙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11-114. 
    收藏
    根据下涧口水库的工程地质情况,结合水库大坝实际运行状况分析了砌石拱坝存在的主要病害问题,提出了针对坝体拉应力超强、重力墩稳定性不足等方面的除险加固初步方案,在技施设计中分析了初步方案的种种不足并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对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各方面的指标达到了规范的要求,在提高了工程安全性能的同时节省了施工工程量,同时给出了除险加固的具体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水电建设
  • 王加庆, 陈明榜, 向铁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15-117. 
    收藏
    以遗传算法为基础,设计出一种新的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该算法将约束条件采用罚函数法,从而将机组避免在非运行区工作。仿真计算验证了该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优化问题中对求解多约束的处理。程序设计简单,收敛速度快。实验证明多机组和大功率输出时,受ACC控制机组耗水量降低了1%-2%。
  • 余明勇1,汪富贵1,马军2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18-120. 
    收藏
    在介绍生态完整性的概念及其度量方法的基础上,从自然体系生产力、自然体系稳定状况与景观生态体系质量三个方面,阐述了双溪水电站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自然体系的生产力由工程建设前的974.34 gC/(m2•a)降低到972.06 gC/(m2•a),作为模地的林地的优势度值从84.69%降低到78.35%,下降的幅度均较小,恢复稳定性和阻抗稳定性变化也不大,因此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 胡冉1,朱长东2,王加庆2,张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21-123. 
    收藏
    简要的阐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的数学模型,重点介绍了一套新的低压配电网无功优化计算软件,该软件充分利用Visual C++可视化程序实现和Oracle数据库管理方面的优势。与SCADA数据库接口,利用SCADA的遥测,遥信数据和电网的参数,在线进行无功优化,在满足电压和无功出力的条件下,通过电容器组投切和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使得全网有功网损最小。该软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所开发的系统在某地区电网的实际应用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李伟1,2/hi8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24-126. 
    收藏
    基于状态检修的思想,总结了我国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存在的问题,考虑了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约束条件,提出了基于随机理论的设备检修周期整体优化模型,给出了最优检修策略和实际应用中的计算步骤,使设备的检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既满足可靠性要求,也能满足经济性要求,提高了设备检修周期的整体经济性,为电力设备的检修计划的制定和状态检修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 江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27-128. 
    收藏
    随着冲击式机级制造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开始出现大容量的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级组,目前国内正在建设的冲击式水电站单机容量已达到140MW,采用了六喷针结构,比过去的同类机组无论是机组容量和复杂程度都有了较大提高.过去,国内没有与这样的大型冲击式机组配套生产调速器的经验.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应用现代液压控制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研制了国产大型冲击式机组专用调速器,采用单元分控结构,比例阀喷针电液转器和比例阀加大流量电液换向阀构成的折向器电液转换装置,并成功运用于电站.
  • 机电排灌
  • 钟怡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29-129. 
  • 王兆农,陈彬,王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30-132. 
    收藏
    宁夏宁东供水工程是宁夏目前已建引水工程中单机容量、水泵单级扬程、单机流量和电动机单机容量均最大的梯级调水工程。工程设计采用了全线自动化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管理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方式。2005年5月,一期工程顺利实现全线通水运行。主要就全线自动化计算机监控系统可靠性设计情况进行介绍,供今后其它调水工程设计参考。
  • 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讲座
  • 伍新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  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