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5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1-15
      
    • 全选
      | 显示方式:
    节水灌溉
  • 武阳 李益农 刘群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3. 
    收藏
    管道输水灌溉是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目前,我国关于灌溉管网的技术经济研究、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及实际灌溉工程主要针对管网控制面积在80 hm2以下,系统工作压力在0.4 MPa以内的灌溉区域。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村土地扭转、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的政策需求,管网的控制面积正在逐步增大。然而,关于更大规模灌溉管网的技术性、经济性的相关报道尚且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大规模灌溉管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
  • 顾哲 汤跃 汤玲迪 朱相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4-7. 
    收藏
    为了测试卷盘式喷灌机水涡轮的水力性能,设计了基于MSP430F169单片机的测试系统。该系统分为水力参数测量模块、输出轴参数测量模块和制动器控制模块。其中,水力参数包括入口压力、出口压力和流量;输出轴参数包括转速、扭矩和轴功率;制动器控制模块控制磁粉制动器的输出扭矩。设计并研制了各个模块的软硬件,实现了对水力参数和输出轴参数的实时采集和显示。通过调节阀门和制动器输出扭矩,得到了在不同转速下水涡轮的性能参数,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测试参数进行同步采集,测试精度较高,得到的试验数据为水涡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 景金勇 高佩玲 孙占泉 石文峰 孙晓俊 王乃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8-10. 
    收藏
    管理措施可以促进节水工程的高效运行,提高农民的节水积极性,使节水工程能够真正的节水。在节水工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节水工程探索相对的管理模式:地下低压管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对应的管理模式为“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地上输水渠道水网建设节水工程主要管理模式为水管站式管理。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德州市两种管理措施在节水工程中的作用,总结了它们的主要特点及节水效果:“中心+联合会+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水利用系数达0.95以上,亩次灌溉用水由100方减为65方,节水35%;水管站式管理模式下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其管理与服务功能显著提升。针对德州市不同的节水工程分析其管理措施,可为未来节水机制的探讨提供依据。
  • 高晓丽 徐俊增 杨士红 彭世彰 王莹 张和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1-14. 
    收藏
    为了明确西南地区主要作物的需水规律和作物系数,根据贵州省修文县中心试验站2012年水稻、冬小麦、玉米、油菜和烤烟的田间试验资料,依据田间水量平衡方程和FAO-56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出贵州地区主要作物需水量以及参考作物需水量,并对主要作物在不同灌溉模式下的需水规律和作物系数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得出,贵州地区的水稻、玉米、冬小麦、油菜和烤烟全生育期的作物系数分别为1.47、0.97、1.39、1.06和0.97,且各种节水灌溉模式均具有一定的节水效果,各处理条件下的玉米、冬小麦和烤烟的需水规律较一致,抽雄期、拔节-孕穗期和旺长期分别是玉米、冬小麦和烤烟的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分别达70.42~96.14mm、147.76~180.44mm和182.49~238.34mm,而水稻和油菜的需水规律受灌溉模式的不同有所影响。研究结果以期为贵州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和灌区水资源配置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农田水利
  • 史源 李益农 白美健 章少辉 张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5-19. 
    收藏
    作物模型可以系统定量地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进行模拟,并整合环境因素及田间管理措施来预测产量,分析相关的影响因子,找寻最佳的种植及管理情景。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是众多作物模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型之一,针对该模型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结构及应用领域进行了综述,并详细分析了该模型在模拟农田水管理中的模拟机制,以及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 马毅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20-23. 
    收藏
    为了进一步发挥水利投融资平台对大规模水利建设的融资支持作用,提出了利用水利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这一方法。对债券融资相对于银行贷款的主要优势进行了分析。梳理了近期平台发债面对的相对宽松的政策形势,对近期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和地方政府债券的供给情况进行了对比,认为短期内利用平台进行建设融资仍是较优选择,同时水利投融资平台发行债券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功范例,均表明利用水利投融资平台发债具有较强可行性。从企业建设、项目选择、争取主管部门支持、选择发债时机、提升信用等级等方面对平台债券发行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策略分析。提出了保障水利投融资平台债券发行的政策建议。
  • 潘培玉 张梅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24-28. 
    收藏
    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水利建设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近年来我国农村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并且存在一系列问题,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却逐年增加,农村水利是否正向作用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测算出关联度系数,发现水利建设对粮食生产正向影响模式,农村水利建设对于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升以及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要。我国应该科学合理安排水利投资,充分发挥其与农业发展的协同效应,以保障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 灌区建设与管理
  • 李慧 周维博 贺军奇 王金凤 董起广 党永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29-32. 
    收藏
    以泾惠渠灌区水文地质分区为计算单元,结合灌区实际情况,确定了各分区地下水合理埋深的上下限,并通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对灌区地下水埋深进行了预测。最后立足于水资源合理调控的内涵,从对水位的调控实现对水量调控的角度出发,在基本、节水两种方案下,对2015年、2020年不同保证率下的水资源进行了联合调控。
  • 何寿奎 汪媛媛 黄明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33-35. 
    收藏
    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激励农民参与灌溉管理,明确小型水利产权和管护主体。以奥斯特洛姆的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分析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与多中心治理理论原则的耦合性,从自主治理的视角对典型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各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多中心治理角度提出用水户协会的改进对策。
  • 李延军 景波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36-38. 
    收藏
    给出了一种基于ATmega16(L)兼容SDI-12总线协议[1]的振弦传感器适配器的设计。该设计通过SDI-12总线、SDI-12总线协议命令扩展和微处理器处理技术进行参数设置和偏差校正,实现了非常规传感器的归一化。工程实践表明该适配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可靠,可现场灵活组态,是解决监测系统中多种数据采集需求的一种有力工具,其设计理念可为其他智能监测装置的设计和应用所借鉴。
  • 徐光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39-41. 
    收藏
    在西干渠改造中,选择合理的衬砌方案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和防洪要求的关键。在防渗方面,通过对渠道防渗标准的方案比选,提出了应采取的合理防渗措施;在防冻胀方面,采取了现浇混凝土圆弧坡脚、聚苯乙烯板保温措施,减轻了渠道的冻胀破坏;在有侧向渗水段落,采取了金属格宾石笼排除渠道基土内水分、消除流沙段边坡滑塌的排水措施。充分考虑了冻胀、边坡滑塌、地下水位高等多种不利因素,通过综合分析进行方案比选,提出因地制宜的砌护方案。同时,对渠道衬砌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做出了具体要求。
  • 水文水资源
  • 罗宇 姚帮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42-46. 
    收藏
    基于长沙市水资源现状,为平衡居民生活用水、经济生产用水和环境生态用水之间的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长沙市水资源—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系统,模型模拟了现状延续型、经济发展新型、节水治污型和综合协调型四种发展模式,选取GDP、人口数量、居民生活需水量、经济需水总量、供需压力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保持10%、12%、12%年增长率且节流治污情况与现状延续型保持一致的方案,供需压力将达到节流治污方案的两倍多;经济生产用水对水资源供需压力的影响远大于居民生活用水和环境生态用水;通过适当降低人均用水量来平衡因人口数量增长而增加的居民生活用水是可行的。
  • 梁蓓 叶长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47-50. 
    收藏
    入海径流量是流域水循环的重要分量,识别入海径流量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对流域生态安全及三角洲湿地安全有重要意义。以万泉河流域入海口主要水文站加积站1956-2007年水文和流域气象资料为基础,运用有序聚类等统计方法和GIS技术,研究流域入海径流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降雨量和径流量均呈下降趋势,径流量下降幅度更明显,径流系数系列2003年前后发生了突变。将1956-1976年做为基准期,利用降雨-径流关系,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径流演变的影响,发现人类活动对下垫面改变是造成2003年后径流显著减小的重要原因。流域山区热带雨林替代为经济林,植被结构改变已导致流域涵养水源功能下降。禁止砍伐热带雨林,阻止种植经济林对维护岛屿生态安全尤为关键。
  • 关许为 侯成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51-52. 
    收藏
    东风西沙水库为潮汐河口避咸蓄淡型水库,自然库底型态下地形高低不平,库区局部区域水流流态紊乱并易于形成“滞流区”而导致库区水质恶化。本文通过水动力和富营养化模型,模拟和分析东风西沙水库自然库型库区的水流情况以及库型优化后对库区水质的改善效果,为东风西沙水库库型优化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 刘画眉 林美兰 徐林春 顾立忠 蔡素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53-57. 
    收藏
    针对取水工程与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相差较大的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水文资料,采用水文比拟、相关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无水文站控制河段的径流分析,以推求工程取水断面不同频率的来水量。
  • 贡力 余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58-62. 
    收藏
    建立基于集对分析法城市水安全评价模型,为城市水安全的评价及管理提供决策和支持。根据城市水安全的实际出发,构建了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等级标准,并由专家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进而利用集对分析法建立城市水安全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的甘肃省14个地州市水安全评价中。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安全等级整体偏低。最后,将本文的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水贫困指标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三种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利用集对分析法与其他两种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可以清晰地反映影响城市水安全因素及其相关特征,且该方法概念清晰, 结构简单, 计算简洁,易操作。
  • 杨丽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63-67. 
    收藏
    在分析国内外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关研究基础上,选取用水结构、去变异化农业用水效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5个指标,通过对地区指标数据的聚类分析,采用投影寻踪和遗传算法优化构建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模型。以2012年我国299个地级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将其水资源利用效率分为五个等级,进行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地区差异性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地区差异性显著,水资源短缺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华北和华东地区水资源效率较高,水资源丰富和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并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前后10名的城市进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为提高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
  • 张冬冬 鲁帆 严登华 穆文彬 陈争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68-74. 
    收藏
    应用Archimedean Copula函数,探讨洪水多要素的联合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分布。以大渡河流域丹巴站49年的洪水资料为基础,根据图形分析法和AIC信息准则选择拟合效果好的Copula函数计算洪峰、洪量、历时的联合概率分布和条件概率分布,并绘制相应的条件重现期图。结果表明,Gumbel Copula可以较好的拟合洪峰与洪量,而Frank Copula对于洪峰与历时、洪量与历时及洪峰、洪量和历时的三维联合分布效果最好。通过情景设置分别计算不同条件下洪水特征变量的二维和三维条件概率分布和相应的条件重现期。Copula函数全面考虑了洪水特征量之间的相依性,可用于洪峰、洪量和历时联合概率分布的计算。
  • 杨姗姗 包为民 杨小强 阙家骏 束慧连 李佳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75-79. 
    收藏
    误差修正是实时洪水预报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内容,从修正模型降雨输入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响应的降雨误差修正方法,并通过实例论证了该方法修正降雨量的适用性。该方法通过计算降雨所对应模型的微分响应来修正降雨,从而修正出口断面流量过程。本文将该修正方法结合新安江模型,对闽江建阳流域的19场历史洪水进行了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洪量、洪峰的修正效果明显,且能够显著提高洪水预报的合格率,修正后合格率由63.2%提高到94.7%。本方法值得在实际流域洪水预报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 孙栋元 金彦兆 李元红 胡想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80-84. 
    收藏
    水资源管理是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通过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水资源管理模式是提高水资源动态管理的有效方式,为水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仍恶化、用水管理不够完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存在问题,分析和探讨了基于“三条红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和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的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指出在未来应加强流域水资源污染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水资源研究与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研究。
  • 水环境与水生态
  • 张秀菊 安焕 赵文荣 张琴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85-89. 
    收藏
    水质预测作为水环境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能够预测水质的变化趋势,从而有效地控制水质恶化情况。分析了支持向量机的回归理论和算法;构建了支持向量机水质预测模型。应用实例以通州区新江海河站点为研究对象,取NH3-N浓度和TP浓度为时间序列样本,运用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理论与方法,构造预测模型,并利用Libsvm软件包和MATLAB软件进行水质预测。从整体预测效果来看,其预测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水质情况。
  • 穆文彬 于福亮 李传哲 刘佳 赵娜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90-94. 
    收藏
    生态基流涉及到水文、地质、气候、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然而迄今国内研究还较薄弱,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从生态基的概念及内涵角度分析,国内外生态基流的差异性原因主要表现在概念本质来源、研究范围以及研究侧重点三个方面;从生态基流评价方法的角度分析,其差异性原因表现为研究条件的制约、概念与内涵识别不同以及研究目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对我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具有深刻的影响。最后,针对国内外生态基流的差异性以及对我国国际河流开发利用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王小霞 黎小东 张洪波 刘星 吴碧琼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95-97. 
    收藏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特别是农村面源污染也日益严重。以西充河流域(西充县境内)为例,说明农村面源污染的严重性,从TN、TP和 COD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主要污染源的贡献度,发现83.3%的负荷来源于为化肥污染、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散养畜禽等农村面源污染,并针对此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措施来控制污染。
  • 吴碧琼 黎小东 张洪波 刘星 王小霞 敖天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98-103. 
    收藏
    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面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在GIS平台的支持下,将分布式模型SWAT模型应用于濑溪河流域(泸县境内)农村面源污染模拟研究,进行适用性评价及模拟应用分析。径流和氨氮负荷月模拟结果良好,评价指标R2、Ens(Nash-Sutcliffe Efficiency)均在0.8以上,表明SWAT模型应用于研究区农村面源污染模拟的可适用性。结果分析表明氮磷流失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显著,营养物流失关键区分布在耕地比重高的地区;农村面源污染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绝对因素,其贡献率高达90%;由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TN和TP污染负荷,以农业化肥所占比重最大,约为1/2,其次为畜禽养殖,约为1/3,因此农业化肥和畜禽养殖是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 成洁 陈明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04-107. 
    收藏
    水利现代化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排头兵,按照国际先进城市的标准和理念发展水利建设,不断完善水利服务功能,提高城市防洪、供水、河道治理和水生态环境建设要求,对保障特大城市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实现水利现代化的策略研究,明确发展目标与任务,对于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 刘晶晶 黄介生 吴谋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08-112. 
    收藏
    运用美国农业部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分析研究了清江宜都段在不同水文年、现状和2020年规划两种土地利用情景下的径流量和污染负荷。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产水量由上游向下游递减,污染负荷产量的分布同产水量分布类似,主要因为清江宜都段上游是网箱养殖的集中点,而网箱养殖是研究区域的主要污染源;(2)径流、总氮、总磷和降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降雨量的减少而减少;(3)在以退耕还林和城镇扩张为主要特点的2020年规划土地利用情景下,各乡镇所在子流域的产水量、有机氮、有机磷平均分别减少了2.5%、9.1%和20.3%;(4)对降雨和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流域水文变化进行对比,发现不论在年尺度还是月尺度下,降雨量变化对径流量、总磷、总氮的贡献率要比土地利用的变化大得多。
  • 陈炜鸣 柳丹 胡灵之 张爱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13-115. 
    收藏
    由于周围农村面源的污染,城市水源地保护工作面临挑战。以成都市园田村为例,探讨兼具农村社区综合保护和面源污染控制双重作用的城市水源地保护模式。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包括构建环境信息共享平台、恢复河流自净功能、实施生态农业耕作、建立农村的家庭式处理系统、推广农家乐的庭院—社区人工湿地系统等措施为一体的水源地保护模式,为平原地区的面源污染控制和农村环境下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 田雨 王协康 赵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16-119. 
    收藏
    针对散粒体边滩,在对河床演变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基础上,通过概化水槽试验重点研究散粒体边滩河床演变规律。由对比分析其演变趋势,得出散粒体边滩演变具有顺水流方向延长的规律,易受扰动发生垮塌现象,并在其下游侧易发生回旋淤积。以此为后续深入探究河床演变机理及类似工况下的排险清淤提供理论依据。
  • 李英杰 王亚萍 孙长顺 杨晨曦 马琪 张蓓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20-122. 
    收藏
    2011年,国家水质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作启动。为编制《瀛湖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2012年6月以来对安康市瀛湖开展了多次实地调查。调查研究显示瀛湖水环境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湖区水质存在恶化趋势;二是湖区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三是湖泊水体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存在水华风险。根本原因是,入湖污染负荷增加逐渐超过湖库的环境容量,湖内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失调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最后针对瀛湖当前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和制约水环境改善的因素,结合目前国内外湖泊保护经验,提出了相应保护建议。
  • 洪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23-124. 
    收藏
    磁化分离水体净化技术作为物化处理的一项新技术,以其泥水分离速度快、占地省、处理水量大、运行成本低等优势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在河流水环境应急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磁化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并分析了其在深圳市河流水环境应急处理的试验运行效果。针对深圳市河流治理过程中,部分受制于区域感潮、征拆困难、片区规划等因素难以短期内实现雨污分流、沿河截污的污染河流,如何快速减缓城市河流黑臭现象又不影响既定工程实施,对其在深圳市河流水环境应急处理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 水工建筑
  • 承芳玮 张燎军 田宏吉 张冬 尹梓槐 刘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25-128. 
    收藏
    基于一在役40多年的弧形钢闸门,根据主要构件的检测蚀余厚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以及薄壁结构分析理论,建立反映实际锈蚀情况的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模型,详细计算分析了弧形钢闸门锈蚀前后的应力和变形规律,并对其进行耐久性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弧形闸门耐久性良好,但在锈蚀后应力分布变化明显,闸门强度和稳定性均有不同幅度降低;锈蚀后闸门的振动频率明显降低,考虑水体时,闸门低阶自振频率的下降更为明显,于安全不利。十分必要定期对在役闸门进行安全检测和评价,以保证闸门的正常使用。
  • 张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29-130. 
    收藏
    地下工程常先进行基坑支护然后进行建筑物主体结构浇筑的方法进行施工,结构设计过程中对结构外侧填土及水压力的常规计算方法是不考虑支护体对土压力的折减,造成支护结构不能充分利用的,导致工程投资费用上升,产生投资较大的弊端。因此,本文提出在考虑支护体折减效果下,利用筒仓贮料压力算法用以分析地下结构与支护体间土压力优化计算。从而得出较吻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计算模型,以及满足结构安全性及工程经济性要求的结论。
  • 樊安顺 杨小妮 孙西欢 李永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31-133. 
    收藏
    大梁水库是引黄工程北干线上一个以城市供水及工业用水为主的水利工程,该水库主要用于对总干线上总流量进行调节,使得总干线在停运期间能够持续对下游用户供水,使得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本文主要研究水库放水系统,通过运用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放水系统过渡过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压调流阀开启与关闭可采用100s线性规律,管道系统的最低压力发生在最大泄流流量时阀门关闭工况,位于高压调流阀出口。
  • 申明亮 丁栗 李晓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34-136. 
    收藏
    对3D打印技术进行应用研究,阐述其精度、强度和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合理性,能够有效避免特殊形式结构部位的施工带来的成本、工期及质量问题,增加工程效益,并对溢流堰面特殊部位计算表面曲线轮廓,进行实验3D打印,最后总结3D打印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优势。
  • 水电建设
  • 莫莉 黎曜 龚庆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37-142. 
    收藏
    为解决传统相关系数法在对农村配电网故障进行区段定位时,由于采样不同步造成的算法不可靠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故障区段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时窗平移法减小采样不同步带来的影响,提高了相关系数法的可靠性。通过对故障暂态零序电流信号求周期和值比,并根据周期和值比与设定阈值的关系,将线路监测点分为两种类型,其中大于阈值的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大大减小了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故障区段定位准确性高,稳定性好,定位结果不受故障角、故障距离、过渡电阻和故障类型的影响,且利于实际现场中故障位置的查找
  • 刘志淼 张德虎 刘莹莹 张醒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43-145. 
    收藏
    水泵水轮机全特性曲线在水轮机飞逸工况区和反水泵工况区出现“S”型,在水泵工况区存在交叉和重叠现象,这种单位流量和单位转矩的多值性给过渡过程计算带来不便。通过分析Suter变换和改进Suter变换对水泵水轮机全特性曲线的处理效果,提出了一种新的转换关系式,重点消除了WM曲线交叉和分布不均匀等缺陷。在新变换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将变换后的特性曲线表达成三维曲面形式,提出了一种求取水泵水轮机组的转轮边界瞬态参数的新方法,并通过验证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郑振浩 王建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46-150. 
    收藏
    针对电网水电调度需求的不确定性、可变性的特点,建立了电网水电站水库群调度插件式应用框架设计,将抽象基类封装到框架中,开发人员通过二次开发将扩展类封装到插件中。工程实践表明,该框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胡杨 林太清 徐海亮 荣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51-157. 
    收藏
    据工程地质调查分析,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岩体的整体稳定性主要由深部裂缝SL44-1、断层f42-9、煌斑岩脉X切割组合的变形体控制。采用三维离散元程序(3DEC)建立了锦屏一级左岸边坡局部三维和真实三维模型,同时考虑了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应,对左岸坝肩变形体施工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挖至高程1780m之前,坝肩岩体的变形随着开挖逐渐增大;开挖至高程1780m时,断层f42-9与深部裂缝SL44-1的交线被揭露,阻滑岩体完全被挖除,横河向位移较上一开挖步显著增大。为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测点横河向位移的计算值与监测值相近,边坡开挖支护后,各测点的位移逐渐收敛,安全状态符合要求。
  • 郑志生 钟铭声 龚庆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58-160. 
    收藏
    农村电网覆盖面广,不同的土壤条件、缺乏维护及低成本设备缺陷造成农村电网接地引下线腐蚀问题严重。而接地引下线的腐蚀有着不同于接地网的腐蚀机理,即多种环境与化学作用的综合体现,所以农村电网接地引下线需要新的防腐措施。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探究,本文提出了包覆法结合牺牲阳极法的农村电网接地引下线防腐新措施,并对其实现进行了论述
  • 周云飞 徐广文 孙召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61-163. 
    收藏
    针对枫树坝电厂机组一次调频投入后频繁被误考核的情况,根据一次调频管理规定和考核办法,分析了机组的一次调频测试报告以及电厂的一次调频被误考核申述材料,发现了该厂机组在调速器开度闭环控制中加入一次调频使得理论动作电量的计算不符合实际,造成机组低水头下一次调频易被误考核;实际动作电量积分起始时刻相对一次调频启动时刻的延时会降低其占理论值的百分比,当调度记录的一次调频启动时间滞后电厂实际且超出稳定时间时电厂会被误考核;该厂的一次调频考核系统无自动免考设置,致使频繁发生机组符合免考条件的一次调频未动作被考核且需人工申述的情况,最后给出了避免错误考核的针对性措施建议。
  • 李海峰 马若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64-166. 
    收藏
    基于CFD对直通式调节阀内部流场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并得到了内部流动参数的可视化图形。对比25%和5%两种开度下,阀门处的压力,速度以及能量损失都存在很大的差异。25%开度下的压力、流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5%开度下压力和速度则迅速变化。两种开度下产生的涡流位置不同,5%开度下能量损失比25%开度下的要大。
  • 泵站技术
  • 邢树兵 朱荣生 朱冬欣 龙云 贺博 曹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67-171. 
    收藏
    对轴流泵进行正交试验法优化设计,为了研究叶轮、导叶、喇叭管对轴流泵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个三因素二水平的正交方案。对每个方案进行试验测试,通过分析每个试验方案的性能曲线图,得到了对于各个性能的最优方案,对各个方案的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得到了轴流泵叶轮、导叶、喇叭管影响性能的主次顺序。通过分析与比较得出最优参数组合,即叶片角度ψ=0o的叶轮,加导流锥的导叶体,进口直径与叶轮直径比值为DL/D0=1.56、高度HL/D0=0.82的喇叭管。试验结果表明,最优组合方案在额定流量点扬程高于设计值6.16%,效率比规定值高出5.07%,轴流泵的高效区较宽,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 冯卫民 周春灌 程千 郭志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72-175. 
    收藏
    利用CFD技术,模拟计算了两种调节阀简化模型的流量特性曲线,其中扇形模型的流通面积与行程之间是线性关系,而环形模型的流通面积与行程之间是平方关系。针对一种工程应用的网孔型套筒阀提出了优化方案并比较了优化前后的流量特性,优化前的网孔型套筒阀网孔数量均匀分布,而优化后的网孔数量逐渐递增。结果表明,扇形模型的流量特性曲线接近直线型,而环形模型的流量特性曲线接近对数型;优化前的网孔型套筒阀的流量特性曲线为直线型,优化后则为抛物线型,可以满足其它的流量调节需求。
  • 吴贤芳 谈明高 刘厚林 王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 (1):  176-179. 
    收藏
    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对一比转数为65的离心泵关死工况下的流动诱导振动进行了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轴向振动加速度脉动呈现一定的弱周期性规律,径向振动加速度脉动没有任何周期性;(2)蜗壳隔舌处的振动加速度脉动幅值最大;(3)各测点的最大振动加速度均出现在1400Hz附近,大约是叶片通过频率的10倍;(4)蜗壳5断面处的轴向振动程度是最为剧烈的,而7断面处的径向振动程度是最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