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梯田自流灌溉系统的组成及其管理

彭圣军 王姣 刘颖 胡强

PDF(503 KB)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2019 ›› (11) : 81-84.
农田水利

稻作梯田自流灌溉系统的组成及其管理

  • 彭圣军1,2 ,王 姣1,2 ,刘 颖1 ,胡 强1,2
作者信息 +

Composi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Gravity Irrigation System of Rice Terraces

  • PENG Sheng-jun1,2 ,WANG Jiao1,2 ,LIU Ying1 ,HU Qiang1,2
Author information +
稿件信息 +

摘要

梯田是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水土保持工程,稻作梯田自流灌溉系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的典型代表。通过梳理近年来稻作梯田自流灌溉系统相关研究成果,明确该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分析影响 该灌溉系统的主要因素,探究该灌溉系统的管理方式,为稻作梯田自流灌溉系统保护工作指明方向,也为现代农田水利 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Abstract

Terrace is a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ngineering which is formed in transforming natural processes,the gravity irrigation system of rice terraces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Through hackling the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of rice terraces gravity irrigation system,this paper has analyzed and explored the parts,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anagement mode of the irrigation system. It serves as a guide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rrigation system protection work and modern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关键词

稻作梯田 / 自流灌溉 / 影响因素 / 管理方式

Key words

rice terraces / gravity irrigation / influencing factors / management mode 

基金

水利部鄱阳湖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 目( ZXKT201703) 。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彭圣军 王姣 刘颖 胡强. 稻作梯田自流灌溉系统的组成及其管理[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11): 81-84
PENG Sheng-jun, WANG Jiao, LIU Ying, HU Qiang. Composi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Gravity Irrigation System of Rice Terraces[J].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 2019(11): 81-84

参考文献

[1] 缪建群,杨文亭,杨滨娟,等. 崇义客家梯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 能及价值评估[J].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 11) : 1 817-1 831. 
[2] 刘卉芳,张学俭,王昭艳,等. 南方亚高山古梯田的水土保持机 理及其保护措施研究[J]. 泥沙研究,2017,42( 6) : 35-39. 
[3] 张永勋,闵庆文. 稻作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 中国 生态农业学报,2016,24( 4) : 460-469. 
[4] 段兴凤,宋维峰,李英俊,等. 湖南紫鹊界,云南元阳及广西龙 脊古梯田研究进展[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23( 1) : 31-35. 
[5] 许文盛,尤 伟,李亚龙,等. 紫鹊界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的环 境因素探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28( 10) : 69-74. 
[6] 张春霞,藏 晶,赵明研,等. 论自流灌溉管道在山区,丘陵区 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08( 19) : 12-13. 
[7] 冯俊杰. 马里共和国的蔗田灌区自流灌溉[J]. 中国农村水利水 电,2004( 5) : 12-14. 
[8] 焦雯珺. 紫鹊界梯田: 山地自流灌溉系统的典型代表[J]. 中国投 资,2018( 23) : 82-84. 
[9] 余新晓,史 宇,王何俊,等. 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与功能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 
[10] 宋维峰,吴锦奎. 哈尼梯田 历史现状、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6. 
[11] 徐义军,李桂元. 紫鹊界原生态自流灌溉系统形成机理初探 [J]. 湖南水利水电,2012( 4) : 19-20. 
[12] 韦贻春. 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J]. 安徽农业 科学,2010,38( 29) : 16 698-16 699. 
[13] 许志方,聂芳容,张硕辅,等. 湖南紫鹊界梯田自流灌溉体系 [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 4) : 73-74. 
[14] 王 梅,角媛梅,刘志林,等. 哈尼梯田灌溉水源的分水木刻管 理体系研究 以元阳县垭口大沟为例[J]. 中国农村水利水 电,2017( 3) : 198-203. 
[15] 高 璇,角媛梅,刘澄静,等. 巴厘岛梯田景观苏巴克灌溉系统 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19,38( 3) : 873 -881. 
[16] Yekti M I. Role of Reservoir Operation in Sustainable Water Supply to Subak Irrigation Schemes in Yeh Ho River Basin[M]. CRC Press: 2017. 
[17] 秦仁秋. 紫鹊界梯田保水机理解析[J]. 湖南水利水电,2005 ( 3) : 47-48. 
[18] 吴钦孝,赵鸿雁,刘向东,等. 森林枯枝落叶层涵养水源保持水 土的作用评价[J]. 水土保持学报,1998,4( 2) : 23-28. 
[19] Beasley R S,Granillo A B. Soil protection by natural vegetation on clearcut forest land in Arkansas[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85,40( 4) : 379-382. 
[20] 王艳红,宋维峰,李财金. 不同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J]. 陕西农业科学,2009( 1) : 31-33. 
[21] 王 龙,宋维峰,杨寿荣,等. 广西龙脊梯田区森林枯落物水文 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 6) : 84-88. 
[22] 段兴凤,宋维峰,曾 洵,等. 湖南紫鹊界梯田区森林土壤涵养 水源功能初步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 1) : 157-160. 
[23] 谭 宁,田 斌,童富果. 龙脊古梯田原生态水循环探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 11) : 2 697-2 700. 
[24] 蔡跃台.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 3) : 12-16. 
[25] 王 冲,祖艳群,李 元. 元阳梯田区域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及 表层土壤水分涵养功能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2011( 5) : 43- 45. 
[26] 李雪转,樊贵盛.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入渗能力影响的试验 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37( 1) : 59-62. 
[27] 余 林,苏文会,范少辉,等. 毛竹林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的密 度效应[J]. 林业实用技术,2014( 1) : 3-6. 
[28] 刘澄静,角媛梅,高 璇,等. 哈尼梯田水源区不同景观类型土 壤水分的入渗特性及影响因子[J].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 ( 3) : 99-105. 
[29] 廖 丽. 云南“长藤结瓜”式的山地灌溉系统及其环境变迁研究 以泸西地区的灌溉系统为例[J]. 保山学院学报,2014,33 ( 3) : 10-15. 
[30] 王 龙,王 琳,杨保华,等. 哈尼梯田水文化及其保护初步研 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 8) : 42-44. 
[31] 刘卉芳,张学俭,王昭艳,等. 南方亚高山古梯田的水土保持机 理及其保护措施研究[J]. 泥沙研究,2017,42( 6) : 35-39.
PDF(503 KB)

访问

引用

详细情况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